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 显示/隐藏图片
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蝇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调查
苏璇,王磊,王炳才,蔡伟
摘要1247)      PDF (294KB)(801)   

目的 了解海淀区蝇类种群分布特点和季节消长规律,为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。方法 采用笼诱法,在海淀区5个监测点对蝇密度进行监测和种群调查。结果 2008年海淀区蝇密度平均为22.52只/笼;麻蝇为优势蝇种。蝇类消长呈现明显的季节性,7月下旬密度最高为59.60只/笼。太舟坞集贸市场监测点捕获蝇类最多,蝇密度为59.19只/笼。结论 2008年为保障奥运会的圆满召开,控制蝇类密度,防治工作重点为海淀区城乡结合地区。

2010, 21 (2): 160-161.
北京市海淀区啮齿类动物中汉坦病毒自然感染状况调查
蔡伟,敦哲,王磊,王炳才,苏璇,丁洁
摘要1619)      PDF (456KB)(1021)   

【摘要】 目的 调查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(HFRS)疫源地啮齿类动物中汉坦病毒(HV)的自然感染情况,为HFRS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。方法 用夹夜法在海淀区捕鼠,捕获的啮齿动物进行分类鉴定并解剖取肺脏,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V。结果 在辖区内共捕获啮齿类动物2属3种225只,褐家鼠为优势鼠种。该区HV自然感染率范围为4.60%~20.00%,平均6.22%。其中不同鼠种自然感染率褐家鼠为6.96%,小家鼠为6.06%,黑线姬鼠为0。结论 海淀区啮齿类动物自然感染HV普遍,主要存在以家鼠属为宿主的HV感染。

2009, 20 (5): 470-472.
海淀区建筑工地臭虫叮咬调查分析
苏璇;王炳才;丁洁; 蔡伟; 蒲永兰; 王璐
摘要446)      PDF (109KB)(709)   
海淀区3类食品行业蜚蠊侵害及密度调查
蔡伟;王磊;冯京秋; 王炳才; 苏璇; 丁洁
摘要456)      PDF (190KB)(684)   
北京市海淀区蜚蠊种群分布及侵害状况调查
刘锋;王炳才;蔡伟;冯京秋
摘要823)      PDF (69KB)(668)   
目的 掌握海淀区蜚蠊种群分布及侵害状况,为蜚蠊防制提供依据。方法 采用粘捕法,将捕获蜚蠊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。结果 在海淀区城、乡两个监测区,共调查中小餐馆120家、宾馆24家、医院24家、居民240户,捕获蜚蠊成、若虫6611只,有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2种,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,占捕获数的99.00%。结论 海淀区蜚蠊侵害状况较为严重,德国小蠊为主要防制对象,必须采取综合防制措施,才能有效防止其危害。
北京市褐家鼠种群遗传多态性及与汉坦病毒分布关系的研究
江佳富1;吴晓明1;左曙青1;王日明2;陈立泉2;王炳才3;敦哲3;张泮河1;郭天宇1;曹务春1
摘要1132)      PDF (349KB)(679)   
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褐家鼠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态性与该地区汉坦病毒(HV)基因变异及其分布可能存在的关联。方法 选取北京市不同地区捕获褐家鼠,采用巢式RT-PCR法检测HV M基因片段,获得的阳性标本产物进行直接测序,构建系统发育树。另一方面对不同HV来源的宿主个体和其对应种群内随机选取的其他个体,以及其他一些地区鼠类作为参照,用随机扩增多态DNA(RAPD)技术获得褐家鼠基因组DNA多态性图谱,利用RAPDDIST和PHYLIP软件分析褐家鼠种群多态性,并与对应的北京地区的HV差异和分布进行比较。结果 选用50个随机引物进行扩增,有5个引物获得清晰、多态性高的RAPD谱带。不同区域种群RAPD标记不尽相同,北京市褐家鼠地理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,大部分种群遗传距离较为接近,其中采集于某农产品集散地的XFD种群遗传距离相对较大,有特异性标记条带。11个HV代表序列均为汉城型汉坦病毒,基因差异为0.1%~8.0%,可分为2个主要的支系,多数毒株变异类型在不同地域中交叉分布,但BjFT01株变异较大,成一个独立的支系。通过BOOtstrap分析和系统树图比较,种群分化较大的XFD种群与该区获得1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的HV相对应。结论 北京市不同区域HV及其褐家鼠DNA多态性均存在一定差异,不同种群尤其是输入性种群对北京HV流行影响程度不同,初步显示一些特定种群与特定的基因性别有一定的关联。XFD种群外源基因交流渗入的可能性较大,进一步证明北京市HV随着鼠类种群迁移输入的可能性极大,但仍有待于选用一些特异性标记基因多态性进行继续研究。
北京不同生境鼠类及其感染汉坦病毒的调查
江佳富1;吴晓明1;左曙青1;徐伟才1;汤芳1;曾凡新2;敦哲3;王炳才3;郭天宇1;曹务春1
摘要1311)      PDF (245KB)(674)   
目的了解北京不同生境鼠形动物及其感染汉坦病毒(HV)的空间分布。方法选取北京5个区(县)9类生态环境,于2002年8月至2003年11月春、秋季节采用夹夜法捕获以鼠类为主的HV宿主。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(RTPCR)检测其携带HV的情况。利用SPSS软件分析宿主及其自然感染HV的空间分布特征。结果共捕获宿主动物387只,平均密度6.67%。6个调查点9类生境的鼠形动物群落构成(多样性、均匀度和优势度)特征不同、生物分配量不同,以褐家鼠在食堂、菜地的生物分配量最高,野栖型生境大林姬鼠的生物分配量最大,高于黑线姬鼠的生物量。携带的HV均为汉城型(SEO),带病毒宿主主要为褐家鼠、小家鼠,分别占97.20%和2.80%。不同调查点阳性率:昌平区11.49%、海淀区西北部7.58%、海淀区中南部6.38%、延庆县3.57%,门头沟区和怀柔区均为0。9种生境的阳性率分别是:11.88%(养殖场)、10.44%(垃圾场)、8.82%(食堂)、8.16%(工地)、6.85%(菜地)、0(农梯田、低矮灌木、山林和民房)。总体家栖性生境和野栖型生境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(χ 2=4.658, P=0.031)。结论北京地区不同生境的鼠类密度、群落构成有不同程度的差异;鼠类及其HV感染空间分布广泛,尚未
北京市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情况研究
敦哲1;孙培源1;胡经2;王炳才1
摘要1264)      PDF (740KB)(599)   
目的:搞清肾综合征出血热(HFRS)、鼠间汉坦病毒(HV)感染分布状况和现患病例血清型,为进一步探索流行规律,确定疫源地性质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。方法:分别应用IFAT、微量细胞中和试验(MCPENT)方法检测人、鼠间HV感染状况和病人血清型别。结果:1997~2000年共发生本地病例43例,死亡4例,病死率9.3%,发病呈现逐年上升、高度散发与相对集中的流行特点。部分现患病例(27例)血清分型26例为汉城型(SEO型);HFRS病例,其中1例SEO、HTN型中和抗体滴度等同,可能是两型病毒的感染。正常人群隐性感染率为2.1%。鼠间广泛存在着HV感染,年度带病毒率7.32%~32.90%。带病毒鼠指数较高,与人群发病率呈正相关( P<0.01)。结论:发病呈上升和高度散发与相对集中的基本流行特点,正常人群隐性感染率较低,鼠间广泛存在着HV感染,现患病例基本均属SEO型